close

IMG_8124彷彿被風引導般地意外探訪~

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這天的主要行程其實是北美館,趕在陳順築個展結束前,來一次大巡禮。花了一整個上午,逛完四層樓後(共四個展覽),明顯發現血糖不足加上飢腸轆轆……所以,火速前往附近的Maji Maji 集食行樂美食街補充能量。

IMG_8091

IMG_8090  

餐畢,貪心地又點了一份霜淇淋做為飯後甜點,一邊吃霜淇淋,一邊逛逛附近的花園,今天天氣棒極了~晴.多雲。

IMG_8092 

一開始是想好好感受飛機近距離於空中掠過,我喜歡那種感覺,彷彿能帶你遠離….,也可能是帶著你到達某處吧~

IMG_8094 

遠遠看著整片盛開花圃,不由得被吸引過去,竟是一整片各色蜀葵,這是很難得看到的景象,也才知道原來蜀葵有那麼多種顏色。

IMG_8097 

清涼的風中夾帶著誦經聲,想必是離蜀葵花圃不遠,傳說中的護國寺古蹟,之前聽說過~今日都走到這兒了!不如過去看看唄~

IMG_8096 

臨濟護國禪寺(直轄市定古蹟)

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9

由日據初年日本僧人得庵玄秀禪師創建於1900年,於1911年落成。1912621日舉行本堂佛像的安座大典,是台灣唯一冠以護國之名的佛寺。當時得庵玄秀禪師受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邀來臺弘法佈教。

IMG_8121 

IMG_8131

當時日本傳來臺灣的佛教宗派不在少數,但是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唯獨選上了臨濟宗,臨濟宗為有別於曹洞宗的一支佛教宗派,兒玉源太郎用臺灣總督的立場去支持,此乃因兒玉個人的宗教信仰,以及他與護國禪寺開山祖梅山玄秀(1858-1920) 的私人關係所致。

IMG_8122 

臨濟護國禪寺的規模相當宏偉,由阿部權藏設計,包括本堂 (大雄寶殿) 豐川閣庫裡 (華藏殿) 山門 (鐘樓門) 等大型木造建築,以及其他的附屬設施與建築,甚至於還有從四國八十八靈場所迎來臺灣的部分石佛,也供奉在此。當時整個寺院的工程,是由臺北的高石群組負責興建。

IMG_8120 

台灣光復後,臨濟護國禪寺轉由中國僧人管理,先後由本圓、賢頓、白聖三位法師任住持,其中賢頓法師也曾經是東和禪寺住持,白聖長老則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長達數十年,現在則由真光法師擔任住持。

IMG_8127 

IMG_8126

護國禪寺依山傍水,附近基隆河蜿蜒流過,寺面積頗廣,格局宏整,原來包括山門、法堂、大雄寶殿及附屬方丈堂。至今大雄寶殿仍保存完好,全為木結構之歇山重簷式。

IMG_8104 

山門建築屬於日本江戶時期風格,採歇山重簷式屋頂,上覆黑瓦、筒瓦及鬼瓦,其中他的筒瓦筒面上與大雄寶殿不同,大雄寶殿筒瓦寫的是個「鎮」字,用以驅邪或鎮風,而鐘樓上的筒瓦則是有著「二字三星紋」,據傳為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家徽 (日本稱家紋),目前仍有所爭議。

IMG_8099 

寺前大砥石上面書寫著「禪臨濟宗根本道場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」,這根石柱有四面,其中三面刻有文字,但另外兩面都被塗抹,隱約可見其中一面寫「施主 臺北在住岐阜縣出身有志者樹之」,可見此柱應為日本人所奉獻,另一面則寫著日期,只知是昭和年間,卻看不懂在寫什麼。據說這根柱子也曾經被放倒,是後來整修時又立起來的。

IMG_8111

IMG_8103

舊山門的一側,有小徑可通往後山,先可看到隨意觀音石雕、南無阿彌陀佛石碑、日式地藏王菩薩,然後通往萬靈塔,說穿了就是靈骨塔。妖姬只到了門口就折返…..因為妖姬是膽小鬼~XD

IMG_8112 

IMG_8117

IMG_8116

 

IMG_8114

日本式的大型「本堂」(大殿) 原先台北尚存三間,善導寺、東和禪寺和臨濟護國禪寺,其中善導寺最雄偉,但在民國70 (1981 )前後被寺方拆了改建大樓,東和禪寺的大殿 (本堂) 也在民國82 (1993) 被市政府拆除改建「青少年育樂中心」,現在只剩臨濟護國禪寺大殿為日式大殿。

IMG_8118

IMG_8136

IMG_8134 

IMG_8123

臨濟護國禪寺原本的格局是坐北朝南﹐然而1984年因為玉門街的道路興建工程﹐寺方只得將本堂與庫裡大轉向﹐由原本的面南向西轉了九十度,成了現在坐東朝西的格局,並且在玉門街上開了一個新的大門。

IMG_8137

IMG_8138

妖姬嘴碎:

很多事,就只能過去就過去了~既使再如何爭辯,時光不復返、於事也無補。

IMG_810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妖姬 的頭像
    妖姬

    妖姬物語

    妖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